古樹“體檢”,與科技共度甜蜜“晚年”!
科技賦能下的“老年生活”
各位古樹請注意!為了預防疾病,更加清楚自己身體情況,現給大家安排全身體檢。不用移動,不用排隊,不用預約,科技賦能省時高效,還請大家做好準備!
古樹“體檢”, 需要且必要
要想融進古樹圈,首先年齡得達到100+,此外還需要具有重要歷史、文化、景觀與科學價值。先別覺得門檻高,想一想作為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文明發展的見證者,珍貴的不可再生自然文化遺產,沒點資歷與本領怎么行?現如今的古樹圈,據第二次全國古樹名木資源普查結果顯示,已經有共計508.19萬位成員,其中5000年以上元老級別的古樹有5株。歷經歲月滄桑的古樹名木,不僅是有生命的文物,也是上了年紀的文物,年紀越大越容易出現健康問題,這一把老骨頭可比不了年輕樹,所以保護古樹名木需要且必要。
歷經歲月滄桑的古樹名木,不僅是有生命的文物,也是上了年紀的文物,年紀越大越容易出現健康問題,這一把老骨頭可比不了年輕樹,所以保護古樹名木需要且必要。古樹圈的家人們還在等什么,快把體檢安排起來吧!
穿上科技鎧甲,古樹保護不在話下
為了幫助古樹們順利體檢,科技表示該出手時就出手。首先機器視覺等技術對古樹的圖像進行分析處理,快速準確地鑒定出古樹品種。然后CT掃描測定、偵測儀測定,無損傷古樹樹齡測定技術,都讓古樹名木的真實年齡不用猜。樹干有著自己單獨的項目,通過樹木橫斷面聲波檢測儀的聲波原理,無損檢測內部的腐爛和中空情況,以此來判斷樹干長勢和扛斷強度。
就連樹葉也有著自己的體檢,葉綠素檢測儀檢測葉綠素、溫度等,從而輔助判斷古樹長勢情況。還有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光線傳感器等傳感器技術實時監測古樹們的生長狀態和環境等因素,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證古樹健康生長。
科技賦能古樹保護,古樹身份與生長狀況等信息的清晰化,使體檢發揮了真正的作用。云南省昆明市的黑龍潭公園使用樹木橫斷面聲波檢測儀,對古樹根系、全面無損掃描探測,生成高分辨率2D根系分布平面圖和3D模擬圖、俯視圖,根據圖像來了解樹桿結構的安全狀況,和是否需要進一步加固或做防護處理。下面將會根據“體檢結果”,準確地開展對古樹的救護與復壯工作。
根系俯視示意圖
根系3d示意圖(側視)
根系3d示意圖(正視)
每棵樹都有自己身份信息,還有科技精細化的保護,古樹名木的生活簡直不要太幸福!
享雙重保障,過幸福晚年!
作為古樹保護的貼心小棉襖,科技不僅幫忙“體檢”,還提高了古樹晚年幸福指數。古樹名木智慧化信息管理系統,該系統實現了古樹名木氣候環境、長勢、土壤環境動態監測,開發出入侵人員破壞、現場火災快速識別與全天候監控報警系統,即采用拍照定點回傳技術,通過GIS技術建立古樹周界遠程監控平臺,實現了不間斷的保護。古樹名木安全有保障,養護精細化,科技你就寵它吧!
前有科技無微不至,后有法律保駕護航。我國印發《自然資源部2023年立法工作計劃》,強調嚴格保護修復古樹名木及其自然生境,完善古樹名木保護法律制度,研究制定古樹名木保護條例,為古樹保護提供了強大保障。古樹名木的保護,不僅是生命得以延續,更使它們重新活了起來。
多地還上線“古樹名木”小程序,市民通過掃描保護牌上的二維碼便可進入小程序了解古樹名木的詳細信息,還可以進行咨詢、留言等互動。它們曾見證歷史變遷,承載一方記憶,如今也緊跟時代潮流,走進大眾生活視野,傳遞著保護理念。
未來古樹名木的保護將不斷“科學化”“制度化”“全民化”,并成為生態文明建設與歷史文化傳承重要的一環,與時代齊頭并進,煥發出新的生機。
古樹名木是林木資源的瑰寶,是記錄中華文明悠長歷史的“活化石”,它們既是大自然的饋贈,也離不開人類的保護,如今以科技為保護傘,古樹名木將度過一個甜蜜幸福的“晚年”。
注:本文轉載國家林業和草原科學數據中心下的微信公眾號:林家那些事兒,轉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知識,如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我們會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