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途:
SUSTRA(Suspension Sediment Trap)由德國風蝕研究項目(German Wind Erosion Reserch Project)研制(Kuntze and Beinhauer, 1989),并由德國UGT生產成為風蝕觀測的專業儀器設備,用于監測自然界的風沙運動趨勢和土壤風蝕作用、土壤沙化與荒漠化監測、土壤有機質(SOC)剝蝕等
SUSTRA風蝕觀測系統帶有自動風向控制的沙塵采集系統,收集隨風揚起的沙塵,并即時通過電子天平對收集到的沙塵進行稱重,數據采集器自動記錄收集沙塵的時間和采集的沙塵量(電子天平稱重獲得),同時利用外接的氣象單元,同步監測記錄風蝕過程中的風速、風向、溫濕度和太陽輻射等氣象因子。
特點:
·自動記錄風蝕沉淀物侵蝕的起始時間、強度以及沉淀物隨時間變化的累計量
·記錄相關過程中的氣象參數如風速、風向、溫濕度、雨量、輻射、土壤水分與土壤溫度等
·通過選配Sedimat土壤粒徑分析儀,可以分析風蝕物的粒徑分布及與風速等環境因子的關系
·自動風向控制、自動采集沙塵和土壤顆粒、自動采集記錄數據
·采集粒徑范圍為中等到細的沙塵(medium-to-fine sand fraction),采集效率達80%
配置方案
1、基本配置:為SUSTRA風蝕觀測主機,包括、自動風蝕沉淀物收集器、數據采集器及野外精確稱重天平等
2、 建議選配:四向沙塵通量監測采集筒,以采集監測沙塵通量(單位為毫克每天每平米);或選配降塵率監測采集筒,用于被動采集風蝕沙塵并計算降塵率(毫克每天每平方米),可以選配多個以監測風蝕空間異質性
3、建議選配:垂直梯度MWAC風蝕采集系統,以采集不同梯度的沙塵,標準配置為4個梯度
4、建議選配:WS-MC01自動氣象站,WS-MC01自動氣象站用于對風向、風速、雨量、氣溫、相對濕度、太陽輻射、光合有效輻射七氣象要素進行測量,可擴展土壤溫度、土壤水分等氣象要素進行全天候自動監測。
5、選配:WS-GR03 梯度氣象監測系統,WS-GR03 梯度氣象系統是針對各要素垂直空間分布測量而設計的高精度氣象監測系統,能對大氣平均特征和湍流特征進行直接測量。實現對不同下墊面的邊界層能量、輻射、多種物質交換、阻尼和擾動的觀測和研究。選用世界氣象組織認可的高精度傳感器,模塊化結構,設置簡單,安裝操作便捷,易于維護,出廠前經嚴格測試,安全可靠,運行穩定,可長期置于野外無人看管。本系統測量的是一個垂直方向空氣、土壤不同高度和深度的氣象要素,空氣中測量的是風速風向、溫濕度、輻射、降雨、大氣壓等參數;土壤中測量的是溫度、濕度、鹽度、熱通量等
6、選配:Unidata 6541地下水位監測儀,用于監測地下水位
技術參數:
測量間隔 | 5 mins;RAM內存容量:可連續監測80天(5min時間間隔) |
測量范圍 | 0-1200g |
測量精度 | 0.1g |
進風口 | 內徑50mm,高度23cm,通過調節稱重箱的埋深,可以調節進風口離地面的高度 |
軟件 | UGTLOG |
通訊端口 | RS232接口 |
四向沙塵通量監測采集筒 | 4個1000ml采集筒,1.6m高,符合英國標準BS1747Pt5,重量約14kg |
降塵率采集筒 | 陽極電鍍鋁采集筒,直徑227mm,5000ml采集瓶,重量約8kg |
MWAC梯度風蝕采集系統 | 采集瓶進氣口和出氣口內徑7.5mm,容量100ml |
WS-MC01自動氣象站 | |
風速風向測量范圍 | 0.5~89m/s,0~360度 |
空氣溫濕度測量范圍 | -40℃~80℃,0~100% |
大氣壓測量范圍 | 49~109 kPa |
雨量筒測量范圍 | 日降雨量0.0 mm ~ 999.8 mm |
總輻射測量范圍 | 0~1250W/m2 |
土壤水分測量范圍 | 1(空氣)~100% |
土壤溫度測量范圍 | -40~60℃ |
WS-GR03 梯度氣象監測系統 | |
空氣溫濕度測量范圍 | -40~60℃,0~100% |
氣壓傳感器量程 | 500~1100hPa |
風速風向測量范圍 | 0~45m/s,0~360o |
總輻射傳感器測量范圍 | 0~5000Wm2 |
光量子傳感器測量范圍 | 0~50000μmol/m2/sec |
Unidata 6541地下水位監測儀 | |
測量范圍 | 0.0m~65.5m或0-13.1m(65.5英尺) |
精度和分辨率 | 1.0mm,0.2 mm 或 0.3mm,取決于選擇的浮標系統的類型 |
應用案例:
重要參考文獻:
1.Funk. R, Skidmore, E. L. Hagen, L.J. 2004. Comparison of wind erosion measurements in Germany with simulated soil losses by WEPS. Environmental modeling & software, 19: 177-183
2.Goossens, D. and Offer, Z.Y. 2000. Wind tunnel and field calibration of six aeolian dust samplers,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34 (7), 1043-1057.
3. Janssen, W., 1991. Prognostische Beschreibung eines Transportprofils bei Winderosion auf einem Ackerboden. Mitt. Dt. Bodenkundl. Ges. 65, 33–36.
4. Kuntze, H., Beinhauer, R.T., Tetzlaff, G., 1989. Quantifizierung der Bodenerosion durch Wind. Mitt. Dt. Bodenkundl. Ges. 59/II, 1089–1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