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沙為伴一甲子 潛心治沙三九載——記“國家卓越工程師”稱號獲得者徐先英
在甘肅,那片被黃色沙海頻繁侵襲的土地上,有一位與沙為伴、矢志不渝的治沙人——徐先英。他自1985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奮戰在風沙前沿,如同沙海中的一只孤鷹,翱翔在這片無邊的黃色之上,用科技之翼阻擋風沙的侵襲,一干就是38年。
1月19日,“國家工程師獎”表彰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來自甘肅省治沙研究所的二級研究員徐先英榮被授予“國家卓越工程師”稱號。
徐先英(左)在測試研發的草沙障壓沙機。
初入沙海,矢志不渝
“秋風吹秕田,春風吹死牛。”
1963年7月,徐先英出生于甘肅省民勤縣沙漠邊緣的一個小村莊里。
在他的記憶中,每當風起時,黃沙遮天蔽日,家園變得面目全非,沙塵像一頭狂野的巨獸,怒吼著、狂奔著,仿佛要吞噬一切生命。而家門口那條被當地人稱作“大紅柳嶺”的沙帶,成了他少年回憶中難以逾越的天塹,也成了他勵志征服的目標。
甘肅民勤縣,是中國荒漠化最嚴重的地區之一,也是北方地區沙塵暴的四大發源地之一。這個名不見經傳的縣城,是國家荒漠化防治的熱點區域。被騰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共同“夾擊”。
年少時,他就跟隨父輩們在沙漠上插風墻、護柴灣。從那時起,走出這里,遠離風沙,成了他少年時代最大的心愿。
徐先英與沙漠的緣分,仿佛是天命所歸。說來也巧,在大學錄取期間,他唯獨被治沙專業錄取,年少時想逃離的沙漠,又一次將他拉了回去。
大學畢業后,徐先英回到家鄉。
他明白,治沙不僅僅是種樹、固沙那么簡單,更是一項需要科技、創新和持之以恒的系統工程。
早期的甘肅治沙,普遍采用“人拉肩扛”的壓沙模式,沙區壓沙開溝困難,既費人力,效率也難保證。沙漠破碎的地形、松軟的干沙一度成為機械治沙壓沙“卡脖子”的難題。
“一定要想辦法,造出一臺更小巧、更便捷,沙區群眾用得起的機器。”他為自己定下目標。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憑著一股西北漢子的倔犟,他帶領團隊自主研發治沙裝備,打破了“卡脖子”的難題,生產出第一批小型手扶式沙障機和流沙地灌木快速栽苗裝置。
這臺治沙路上的“神器”,大大提高了治沙效率。
經過改良的流沙地灌木快速栽苗裝置有效應對了流沙灌木種植時苗木窩根和干沙層厚挖坑困難,顯著提升了沙生灌木的種植速率及苗木存活率。
這款便捷且強大的手扶式沙障機,能適應多變的沙漠地形,其工作效率是人工的六倍。每畝地能節省超過250元的壓沙成本,顯著降低了群眾的勞作強度。因此,在甘肅河西地區以及內蒙古、青海等沙漠治理工程區域,這款機器迅速獲得了廣泛應用。
“這250元看似不多,但實際上,它意味著在相同條件下,我們可以多覆蓋五分之一的沙地進行壓沙。”他深諳,科技每一次微小的進步,都象征著治沙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巨大跨越。
迄今為止,他和團隊已成功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微型鋪草壓沙機,并已更新至第五代。甘肅在治沙裝備領域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其設計制造的壓沙設備已在我國各大沙區得到廣泛應用。
徐先英在觀測固沙植物梭梭病蟲害情況
深入沙漠,家園情懷
在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黃花灘鄉的黃花灘村,40年前,這里只是地處縣域西北部、騰格里沙漠西南緣的一大片飛沙走石的戈壁荒漠。
這里的居民在易地扶貧搬遷以前都生活在祁連山南部干旱山區-夾山嶺村。
那時的夾山嶺“山像和尚頭,有溝無水流,滴水貴如油,春播秋無收”,村民們只能種點洋芋、豌豆,養上幾只羊,維持基本生活。日子難,鄉親們搬的搬、走的走,只剩下最窮的100多戶人家,緊巴巴地過日子。
由于風沙災害太過嚴重,好不容易從“夾山嶺”搬出來的村民,又被“南侵”的沙漠趕回了祁連山區。
“一夜北風沙騎墻,早上起來驢上房”是對這里沙害最真實的寫照。
面對如此嚴峻的環境和社會問題,2001年,徐先英作為核心負責人,將“甘肅河西綠洲邊緣風沙危害重點區治理、監測及沙產業開發”放在了這座村莊里。
“我們與農民同吃同住,每天徒步穿越十幾公里的沙區。無論風沙多么猛烈,我們都堅守在第一線,設置沙障、種植樹木。在烈日的暴曬下,每個人的臉龐都變得像黑炭一樣。每天結束工作后,盡管滿身沙土、疲憊不堪,我們仍要召集農民開會,動員他們參與治沙行動。”
回憶起那段時光,他印象深刻的是,天天早出晚歸,中午飯在野外吃,有時突遇沙塵暴,所帶的干糧都鉆進了沙子,下午回來晚了,就用冷饅頭充饑,而且晚上常常還得挑燈夜戰,安排第二天的工作,分析數據。
“頭頂沙粒,身披沙土,整個一個土人,沒有洗漱條件,只能就著沙塵和虱子入睡。”
經過四年的不懈努力,團隊終于在黃花灘村建立了“四帶一體”的綠洲邊緣防風固沙治理模式。這一模式包括前沿防風阻沙林帶、固沙林帶、植物活體沙障阻沙帶和封沙育林育草帶。同時,還試驗并示范了3000畝的沙地治理,成功提出了固沙劑與沙生植物在雨季快速恢復的技術方案。
當項目圓滿結束,團隊離開黃花灘返回研究所時,當地村民用放鞭炮和贈送感謝旗的方式來表達他們的感激之情。
一位七十多歲的張姓老大爺曾感慨地說:“你們這種不怕苦、真心為民辦實事的精神,讓我非常敬佩。我死后也要埋在你們建的林帶里,繼續守護這片綠洲。”
徐先英在瑪曲草原調查沙化草原植被
綠色守望,保護中華水塔
甘肅省瑪曲縣位于青藏高原東緣,是黃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補給區,也是甘肅省主要的畜牧業基地之一。
然而,由于過度放牧、氣候變化等自然和人為因素的影響,該地區的高寒草地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退化,草地覆蓋度降低,土壤侵蝕加劇,導致了嚴重的沙化問題。
在這緊要關頭,徐先英帶領他的技術團隊迅速趕赴瑪曲。他們不畏艱難,用超過40天的時間對瑪曲草原進行了詳盡的考察,足跡遍布每一片草場、每一塊土地。
在這段時間里,團隊成員們經歷了高原強紫外線的無情炙烤,大面積的皮膚曬傷、脫皮成為常態;他們還不時陷入遍布的濕地沼澤中,每一步都充滿了挑戰。
“無論如何,不能讓草原上的綠色減少。”
經過綜合科考,他們成功研發出高寒草地沙化防治技術,有效解決了黃河首曲地區高寒草地沙化防治的關鍵問題,并為后續黃河流域的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數據支撐。
在接下來的幾年里,徐先英團隊研發的治理技術在瑪曲草原得到了廣泛應用。這項技術不僅使當地草地植被蓋度增加了30%以上,還使草場生產力提高了近30%,為當地的生態恢復和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對于徐先英來說,治沙不僅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責任和使命。在38年的職業生涯里,他主持完成項目30多項,多次榮獲甘肅省科技進步獎,授權專利22項,出版發表了若干篇論文著作,篩選抗逆性沙地造林樹種4個,研發防風固沙技術與模式17項,研制新型治沙裝備90多臺(套),推廣治沙技術面積20多萬畝。
如今,徐先英依然保持著對治沙事業的熱愛和執著,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對家園的深情守望。他深知,沙漠化對家園的破壞和對生態環境的威脅。他明白,治沙事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努力。
注:本文轉載中國科學報,轉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知識,如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我們會立即刪除